
动态网络安全体系模型P2DR,网络安全动态认证的过程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动态网络安全体系模型P2DR,以及网络安全动态认证的过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网络系统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物理安全,主要有:自然灾害,电磁泄漏,设备故障,意外事故,操作失误,计算机系统机房环境安全以及计算机系统设备的防盗和物理破坏 2,、系统安全,包括操作系统、数据系统、应用系统等安全。
网络系统面临的典型威胁主要有:窃听、重传、伪造、篡改、非授权访问、拒绝服务攻击、行为否认、旁路控制、电磁/射频截获、人为疏忽。
从人为(黑客)角度来看,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主要有:信息泄露、完整性破坏、拒绝服务、网络滥用。信息泄露:信息泄露破坏了系统的保密性,他是指信息被透漏给非授权的实体。
窃听:攻击者通过监视网络数据获得敏感信息,从而导致信息泄密。主要表现为网络上的信息被窃听,这种仅窃听而不破坏网络中传输信息的网络侵犯者被称为消极侵犯者。
人为的失误威胁:人为误操作,管理不善而造成系统信息丢失、设备被盗、发生火灾、水灾,安全设置不当而留下的安全漏洞,用户口令不慎暴露,信息资源共享设置不当而被非法用户访问等。
对网络安全构成威胁的主要因素有网络攻击、系统漏洞、网络内部安全隐患和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Cyber Attacks,也称赛博攻击)是指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基础设施、计算机网络或个人计算机设备的,任何类型的进攻动作。
P2DR模型是什么?
1、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是一个动态过程。美国国际互联网安全系统公司(ISS)对此提出P2DR模型,其关键是Policy(策略)、Protection(防护)、Detection(检测)和Response(响应)四方面。
2、P2DR2安全模型 基于闭环控制的动态网络安全理论模型在1995年开始逐渐形成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学术界先后提出了PDR、P2DR等多种动态风险模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网的应用环境千变万化,现有模型存在诸多待发展之处。
3、P2DR模型是美国ISS公司提出的动态网络安全体系的代表模型,也是动态安全模型,包含4个主要部分:Policy(安全策略)、Protection(防护)、Detection(检测)和 Response(响应)。如图3所示。
4、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是指利用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信息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及可用性受到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目标: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否认性、可控性。
5、P2DR模型是一个动态的计算机系统安全理论模型。它的指导实现比传统静态安全方案有突破性提高。PDR是Policy(策略)、Protection(防护)、Detection(检测)和Response(响应)的缩写,特点是动态性和基于时间的特性。
2023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
Add、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原则(TCSEC)将计算机系统安全分为4类7个级别,即D、CCBBBA其中D级系统旳安全规定最低,A1级系统旳安全级别。
表格的创建、修改;表格的修饰;表格中数据的输入与我;数据的排序和计算。图形和图片的插入;图形的建立和我;文本框、艺术字的使用和我。文档的保护和打印。
年3月江苏计算机等级考试知识点归纳合集 篇三 超文本与超媒体的概念:(1)超文本是非线性非顺序的,而传统文本是线性的顺序的。
简要概述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
实际上,在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中,充分体现了风险管理的理念。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架构包括五个部分:1) 网络安全策略。属于整个体系架构的顶层设计,起到总体宏观上的战略性和方向性指导作用。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总的框架,应该包括:物理线路与设备体系架构;信息体系架构;防护体系架构;数据备份体系架构;容灾体系架构;法律、法规体系架构等方面。
建立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安全管理,技术保障,安全运维。
系统安全:运行系统安全即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它侧重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因为系统的崩溃和损坏而对系统存储、处理和传输的消息造成破坏和损失。避免由于电磁泄翻,产生信息泄露,干扰他人或受他人干扰。
互联网安全法律框架是保障国家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法律基础,构建一个良好的互联网安全生态环境对于所有用户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关于动态网络安全体系模型P2DR和网络安全动态认证的过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_a***_]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9-m.cn/post/20119.html发布于 -60秒前